近日,必赢优惠y272net必赢优惠y272net孙鹏教授团队在干旱监测、干旱与高温热浪的耦合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Modified drought severity index: Model improv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ought monitoring in China”、“Amplification of non-stationary drought to heatwav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 eastern China: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causes”和“Long-term vegetation phenology changes and response to multi-scal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为题在水文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708)上发表。
研究成果1:基于多源数据开展了修正的干旱严重程度指数(MDSI),与传统的遥感干旱指标相比,MDSI与土壤水分、SPI-3和实际干旱影响面积(ADA)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尤其是在农业干旱检测方面。基于该指标发现未来短期干旱强度仍会加剧,生态恢复和耕地复垦可以缓解旱情,城市化会加剧干旱,该成果可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孙鹏教授和博士研究生马梓策,论文通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张强教授。该研究合作者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Singh V.P.教授和挪威奥斯陆大学许崇育教授。本文为多校联合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690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2108085Y13)、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m0702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41006;42271037)安徽省协同创新计划项目(GXXT-2021-048)共同资助。
研究成果2:中国东部地区高温热浪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高温热浪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复合干旱热浪事件持续时间和强度比一般高温热浪长0.28天,高11.14℃,体现了干旱对于高温热浪严重程度的促进作用。该研究成果揭示了干旱引发和放大高温热浪的机制,为未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卞耀劲,论文通讯作者为孙鹏教授。该研究合作者包括2020级研究生刘瑞琳、北京师范大学张强教授和中山大学罗明教授。本文为多校联合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041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690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2108085Y13)、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m07020011)、安徽省协同创新计划项目(GXXT-2021-048)共同资助。
研究成果3:本研究发现陇中高原西部易受季前干旱的负面影响,陕北高原东部和太行山区易受正面影响。此外,月尺度和季尺度的干旱比年尺度的干旱对植被物候的影响更大。与森林和草地相比,农田植被物候对月尺度和季尺度的干旱更敏感,而森林对年尺度干旱的响应更为显著。该研究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有助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产量稳定和农业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22级博士研究生葛晨昊,论文通讯作者为孙鹏教授。该研究合作者包括2020级研究生卞耀劲、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劭副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李明副教授。本文为多校联合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41006;4227103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2108085Y13)、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m07020011)、安徽省协同创新计划项目(GXXT-2021-048)、安徽省重大科技项目(202003a06020002)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