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优惠y272ne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与资讯 学院新闻 正文
【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国旅学院:聚力“五项育人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作者:吴辉 编辑:吴辉  预审:陈健  终审:贾冠忠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7日 浏览次数:

本网讯(国旅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国旅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院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持之以恒聚力“五项育人工程”,久久为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聚力“党建引领工程”,牢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院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院主体责任,以创建全省“第四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学生党建引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一是打造“五微五计划”学生党建活动品牌。学院各年级学生党支部通过“微党课”培训计划、“微典型”培养计划、“微分享”领航计划、“微服务”行动计划和“微积分”激励计划等五项专题活动计划,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教育、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活动开展,加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性修养,安徽电视台、安徽先锋网等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二是实施“送党课到实习点”活动。学院党委针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半年离校实习期间党组织教育培养环节薄弱、教育手段单一、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创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坚持“三做三确保”工作举措,即:做好组织“七个一”、做实内容“五个结合”、做足成效“三个到位,切实推进实习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活动开展以来,已集中组织赴京沪等6地、11个实习点,送党课30余次、60余课时,覆盖学生党员45人、入党积极分子318人,涌现出了如杭州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受表彰的“G20优秀服务之星”叶治山等一批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典型,相关经验做法被学校作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典型事例报送中组部有关部门。三是开展“党旗飘扬、你我示范”学生党员宿舍模范之家创建活动。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党员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社区以“五带头、五做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育功能,维护学生社区的安全与稳定。四是创新党课教育多边载体。借助网络、实践等新阵地,积极探索富有“实时、鲜活、新颖”特点的“互联网+实践地+学生党建思政教育”新路径。如本科生导师吴立副教授结合专业调研以网络直播“微党课”形式,在广东韶关双峰寨通过网络直播为国旅学子讲述“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双峰寨保卫战”,吸引近千人在线观看并点赞打赏;辅导员赵将老师结合学生暑期实践,在合肥开往四川达州的K1157次列车车厢里围绕“心怀家国梦想,拥抱奋斗青春”主题为支教队员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二、聚力“协同育人工程”,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强化“协同育人工程建设”,学院积极倡导“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合力育人”的办学治院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探索“教学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学院始终以“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为目标,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整合“教学管”三支队伍暨本科生导师、党政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各方育人资源,推动“三个课堂”合力育人、“三支队伍”联动育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让学生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无缝对接、教学相长。二是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同频共振效应。20069月起,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院在2005级、2006级四个本科专业的十三个行政班级率先试点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历经十年探索专业教师在在学生思想引导、价值导向上的独特优势,鼓励教师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科研素养培育、社会实践指导、就业指导帮扶等工作过程中,形成思政工作多支队伍方向一致、力量倍增的效应。三是推进校内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加强校内教师育人共同体队伍建设,举办“学工沙龙·学生工作论坛”、“院领导、师生面对面冷餐会”、“我与大咖有个约会”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乐行心旅”学生发展辅导站,逐步形成凝心聚力的校内教师育人共同体;创新实施本科生“小导师制”,支持指导“爱心者协会”、“地理科普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皖江知行社”、“大学生辩论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发展,推动形成“四自”能力的校内朋辈育人共同体;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引进社会资源设立“庄严”、“雷忠平”、“明达”、“何朝斌”等等4项奖助学金,组织“四暖”(暖春、暖冬、暖途、暖心)资助行动,全年共发放校级奖助学金116.93万元,受益学生746人,院级专项资助金年受助学生420人次,受助金额42.1万;发掘政府和社会办学资源,推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度,积极搭建“政府领导、行业精英、学界专家、专业学生”四位一体育人平台,突出“就业招聘+专业建设+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四位一体“招聘会+”的创新特色,2015年创立由安徽省旅游局和我校共同主办,学院承办的安徽省“职旅天下”旅游行业政校企对接专场招聘会暨安徽省旅游业政校企合作高峰论坛,打造协同育人的校内外政校企育人共同体。  

             

             

             

三、聚力“文明创建工程”,彰显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具有学院特色的院训精神和育人理念的涵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形式,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德行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新生入学“专业·学业·职业”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每年定期开展“丹桂飘香迎新生”、“栀子花开欢送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师生座谈”等系列活动10余项,各类院级主题教育活动30余场。二是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学院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等活动紧密结合,并结合旅游和师范生专业优势,力求做到从课堂、寝室、网络、公共场所、实习地点等多方面进行基本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院还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文明旅游、旅游精准扶贫等公益项目推广与文明创建活动,获得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颁发的“2016年安徽省文明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是积极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注重传统文化传承,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邀请专家为广大师生传授国学、讲解家风,坚持开展花津悦读、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学生中掀起学习优秀文化、弘扬敬老孝亲的文明风尚,院大学生爱心者协会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称号;繁荣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团组织立足专业,结合重大时政节点,灵活有效的运行新媒体,开展共融、共享、共赢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雷锋义务导游、防震减灾宣讲、“美丽师大?魅力芜湖”导游大赛、地科化石展、皖南写生作品展、“校园RunningMan”趣味运动会、“红歌嘹亮”合唱比赛、“栀子花开”欢送毕业生歌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聚力“实践助力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学院始终秉承着“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将实践作为检验教学质量、育人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实践为载体,联动“三个课堂”,积极推进“一专一品”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一是打造素质拓展精品工程。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第一课堂,对现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课程进行优化提升,推动活动载体多元化、层次化、具体化,强化活动吸引力和教学目标指向性,按照“一专一品”的原则,为每个专业都科学规划设计了一项精品活动课程,学院在教师指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确保每个精品活动课程都能达到育人效果。如:地理专业的师范生技能大赛、旅游专业的创新策划大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GIS软件开发设计大赛等。二是推进社会实践专业化。坚持围绕专业、开展实践,业已形成了“间隔旅行公益实践计划”、“文明旅游宣讲”、“雷锋导游”、“防震减灾”、“GIS设计”、“土地调研”、“城乡规划设计”等专业特色突出的实践品牌,共建实践基地15处,成功申报必赢优惠y272net-浙江开元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类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本上形成了“教学-实习-实践-就业”一站式“四基地”建设。三是巩固实践育人成效。“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项目获评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安徽省金奖,10余支暑期实践团队获评团中央、国家旅游局等国家级立项或表彰,学生志愿者500余人参与了2016杭州二十国集团G20B20峰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获得集体或个人表彰200余人次(项),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100余家新闻媒体报道了相关活动,学院连续多年获评校级暑期实践优秀组织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收获颇丰,相继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学生挑战活动全球荣誉提名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国家旅游局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团体冠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特等奖、首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旅游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等国际、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奖项500余人次。  

             

             

五、聚力“典型选树工程”,突出榜样示范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也是关乎学院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命题,为此,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立足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将选树师生典型作为提升师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抓手,突出榜样的示范激励功能,努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一是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学院坚持开展“国旅之星”十佳大学生暨“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锤炼、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通过在城乡规划等专业创新试点“小导师制”,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朋辈教育功能,营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良性互动氛围,引领广大学子传帮带、赶超学。近年来学院涌现出我校第一位海外博士毕业生天娜、“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王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环保宣教大使舒心、全国地理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盛婷、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校“十佳志愿者”王阳、安徽省优秀创业典型王希、李亮亮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代表。二是宣传教师先进典型。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更多优秀的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013年以来,3人入选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10余位教师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1人获评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人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校教学卓越贡献奖,其中,陆林、焦华富、程久苗、方凤满、王朝辉、麻金继等教师育人的典型事迹被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打下深厚的人才基础。